南山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综艺娱乐、教育科研、房产家居、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3-07-28 12:20:02
财联社6月12日讯(记者梁柯志)股份行普遍跟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部分城农商行也将快速跟进。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近期兰州银行将适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各期限品种调降幅度在5bp-30bp之间。具体信息以公布为准。
但是也有部分中小银行表示将暂时观望。6月12日,华南某城商行相关负责人士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因为4月份刚降过一轮存款利率,相信近期内不会马上跟随下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2年4月国有大行开始首轮存款利率下调,一直延续到今年4月,中小银行包括村镇银行才批量加入存款产品利率下调的队伍。但是此轮降息传导则明显更快,国有大行在上周启动降息之后,股份行本周集体跟进,旋即有城农商行表示也将跟进。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财联社表示,各家国股银行整齐划一的行动,背后没有有关部门协调是不可能做到的。未来规模稍大的城农商行可能会率先跟进下降,整体节奏上可能没有这么快。不过,2022年成立全国存款自律机制时明确是柔性机制,不是强制,相信会给机构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有些机构不一定全盘照跟。
业内认为此轮降息利好活期占比高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轮利率下行活期利率再次降5个基点。
廖志明认为,本次下调力度不小,活期在很低基础上再下调5个基点,市场反应比较快;长期限产品下调,对存量定存会有影响,但是这种长周期产品的重定价反应会比较慢,等三年五年存款到期才有显现出来。
据财通证券测算,此次下调能缓释上市银行负债成本2.58bp,贡献净息差2.38bp,提升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26pct。但由于各类银行存款结构不大相同,受益程度也存在分化。此次下调将分别贡献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2.60bp、1.94bp、1.93bp、2.31bp,分别提升净利润同比2.49%、1.79%、1.83%、2.34%。
对于具体机构,财通证券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活期存款占比最高的招商银行、杭州银行和工建中农四大行,占比分别为62.98%、48.41%和47.82%、48.94%、45.77%、48.42%。
相对应,受益本轮活期利率下调,对负债成本缓释和对息差贡献较大的机构包括工行、招行、无锡银行和苏农银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从近期公布数据看,经济复苏节奏偏慢,预计后续银行有望采取措施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目前银行体系主要是中长期限利率相对高,通过调降这些期限利率,有助于降低存款定期化,有效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从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改善和内需恢复。
进一步改善净息差还需降准、降息
银行息差一直承压,财通证券数据显示,23Q1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较22A下降17bp,银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息差收窄压力。一方面,LPR利率下行和新发贷款利率下降等影响下,银行资产端收益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存款定期化影响下银行负债端成本承压,上市银行整体定期存款占比已经从2021年末的50.73%上升至2022年末的53.73%。
中银证券最新报告认为,随着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行,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再次探底,银行群体仍有调降存款挂牌利率的动力,从2022年9月存款利率调整来看,利率定价链条主要是从MLF利率传导至LPR利率再传导至存款利率,若后续MLF利率下调,仍将再次带动存款利率调整。
不过,周茂华认为,由于存款利率仍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当前仍有一定吸引力,预计暂时不会对居民风险偏好与资产配置行为造成显著影响。
目前,国内经济复苏进度略不及预期,国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望边际加大,且近期银行再度调降存款利率,但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仍较大,后续要调降LPR利率,仍需要央行通过降准(定向降准),调降政策利率进行配合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在2022年4月成立以来已有三次密集调整,分别是2022年4月底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调10bp、2022年9月期间多家银行下调活期存款、通知存款、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多个品种10-30bp不等、2023年4月以来部分去年未调整的银行补降以及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调整。
继国有六大行后,全国性股份行紧随其后官宣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6月12日,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表,与国有大行相似,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下调幅度更大。
招商银行官网显示,人民币利率调整自2023年06月12日起执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2%;整存整取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2.05%、2.45%和2.50%,此前分别为2.15%、2.60%和2.65%,分别下调10bp、15bp和15bp。
光大银行官网显示,6月12日该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2%;整存整取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至2.200%、2.500%和2.550%,此前分别为2.300%、2.650%和2.700%,分别下调10bp、15bp和15bp。
民生银行同样在6月12日将该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2%;整存整取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至2.150%、2.500%和2.550%,此前分别为2.250%、2.650%和2.700%,分别下调10bp、15bp和15bp。
上一次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体调整存款利率是在2022年9月。
华创证券银行团队指出,时隔不到1年存款利率再度下调,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稳定银行息差(2023年1季度银行息差降至1.74%的历史低点),且长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多(5年期利率下调15bp),旨在存款定期化背景下降低银行长端负债压力。往后看,在存款自律机制作用下,同时考虑4月MPA考核增加了对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的考核,预计后续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也会陆续跟随国有大行进行同步下调。假设全行业活期/两年期/三年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bp/10bp/15bp,则预计能缓释银行负债成本2-3bp。
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主要银行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陆续跟进调整。今年4月此前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进行了补充下调。5月15日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迎来下调,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