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春节,孔繁森寄给查果拉的红枣和书籍,是我亲自接收的

2023-07-11 08:25:04

碳钢大小头 http://www.cselbow.cn

孔繁森书记与查果拉边防队的故事刘光福

一、事情由来

2023年03月17日15:29分,我从手机“新的朋友”看到一申请加好友的信息。信息上说:“聊城老刘~我是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展开”字样。我一看到“聊城”二字就知道是孔繁森同志的故乡~山东省聊城莘县,我立即接受“聊城老刘”为朋友。

孔繁森(聊城老刘提供)

以下是我与“聊城老刘”(以下称“采访组老刘”)对话:

他问:“老刘:你好!我想问问,您和孔繁森有交际吗?我是做口述孔繁森的。”我答:“我与孔繁森沒有交际,也不认识。但是1979年6月至1982年3月,我在西藏岗巴查果拉哨所守点期间,读过孔繁森捎带、邮寄的书籍,我从书中摘录有诗词句;1982年春节期间,查果拉的干部战士,吃过他从山东莘县寄来的山东特产~大红枣。”他又问:“老刘:那咱们边防连队还有和孔书记有交往接触过的人吗?”我答:“那就不知道了。”他又说:“我们2014年去四川泸州采访了曾经在岗巴营任汽车排的排长盛洪江。”我说:“盛洪江排长在岗巴营驾驶排,他可能与孔书记有过交往。”他又问:“老刘:孔繁森给查果拉哨所邮寄红枣和掛历您了解吗?您见过这红枣和掛历吗?”我说:“孔书记1982年春节给查果拉哨所邮寄大红枣和书籍,是我亲自经手收的,沒有掛历(寄红枣和掛历可能是1983年)。我把大红枣分给各班后,还用棕色玻璃瓶子装了几粒,写了四句话,写明山东莘县县委孔繁森书记春节寄特产大红枣,有的字是写的繁体字,具体时间和写的详细内容都记不准确了,必竟41年了。要弄清此事,一是我要查当年写的日记;二是我要与岗巴营现任领导联系,请他们帮忙查询玻璃瓶现在在丁嘎连队荣誉室(自1985年以后,查果拉实施季节性驻防守卫,荣誉室搬迁至丁嘎),还是在营里荣誉室收藏着。”他说:“老刘,如果方便的话,您也帮我们留意和孔繁森交往的人员线索,口述孔繁森我们已经采访了三百四十多人了。您给我个您的地址,我给您寄几本书。”我说:“谢谢你寄书。”

我拟定了征询与孔繁森书记交际过的同志请报名与我,以方便“口述孔繁森”采访组届时有机会采访您的“安民告示”内容,并征得“采访组老刘”同意后,于当天晚上发到“岗巴情缘”等多个微信群里。

二、事情调查进展情况

2023年03月17日下午16:29分,我向时任西藏岗巴营政教尹强同志发了如下微信内容:

1982年02月19日,山东聊城莘县孔繁森给查果拉邮寄大红枣,用玻璃瓶装有几颗大红枣陈列在查果拉荣誉室,是我经办的这件事,现在那两个瓶子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请拍照片发给我为谢。山东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同志现在收集孔书记当年的事迹。为此,特麻烦政教。

当晚19:03分,尹强政教给我发来了四张照片,第一张很明显是营荣誉室陈列在展柜内的两个棕色玻璃瓶子,两个瓶子高矮、大小不一,一块红纸包装的一件硬牌上面打印的黄色字“孔繁森书记赠送物品”字样。第二、第三张照片瓶子为500毫升,从右至左写的字为:山東西藏距迢遥特產红棗寄邊陲春節慰问子弟兵深情厚禮百志熙山东省莘縣县委孔繁森書記於一九八二年春節邮寄特産红枣伍斤以錶春节慰问。是我亲手写的字。第四张照片瓶子写的字为:贈给:查果拉全体干战,由山东省莘县县委孔繁森同志赠,於一九八三年元月(这一张照片我发在岗巴营几个战友群征询经手人,无人回复)。41年了,今天见到了1982年春节期间我陈列在查果拉荣誉室装有山东莘县孔繁森书记寄来的红枣,现仍陈列于岗巴营荣誉室展柜内,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现陈列在岗巴营荣誉室的两个棕色玻璃瓶,左瓶放5颗大红枣,右瓶放9颗大红枣。(由岗巴营政教尹強拍摄提供)

当晚20点38分,我将上述四张照片发给采访组老刘,他很高兴。在谈到两个棕色玻璃瓶时,采访组老刘对我说:“能不能把两个瓶子捐给他们,陈列在孔繁森纪念馆里?”“能否帮忙问问部队领导,看看有什么条件?”我说:“查果拉是国防部授予的‘高原红色边防队’,是我承办的这件事。”2016年8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岗巴营“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这两个棕色玻璃瓶必定是部队收藏的荣誉,从过去陈列在查果拉哨所荣誉室而现在又陈列在营里荣誉室展柜里,我做梦都沒有想到那两个棕色玻璃瓶完好无损的还陈列在营荣誉室展柜内。这充分说明岗巴营历届领导很重视荣誉室收藏品的陈列,也是岗巴营组建60多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发扬我军光荣传统而传承至今,它必定会教育、启迪军营一茬又一茬将士们的心灵。岗巴营领导可能不会愿意捐献出来送给你们。我建议找两个同样的棕色玻璃瓶,复制当年内容或改写内容,但必须作说明。两个瓶子表面上贴着纸写的文字,还是我来写。这件事必定是我1982年春节期间在查果拉哨所亲手经办的。如果复制后,西藏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室展柜内,山东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展柜内都陈列着同样的棕色玻瓶,一举两得。采访組老刘当即同意了我的建议。

2023年03月30日10点51分,我还是把关于陈列在岗巴营荣誉室的两个棕色玻璃瓶是否捐献给山东聊城孔繁森纪念馆的事,向岗巴营主要领导作了汇报。主要领导当即回复:“捐献给他们肯定不合适,这必定是传承给部队的,他们可以复制,这样要好一些”。

三、事情详细经过

1979年5月31日,我从定结县日屋联络站任副连职干事调到岗巴56206部队51分队任副指导员,当年6月12日上查果拉哨所。查果拉哨所位于边境空扬米山口东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查果拉哨所是全军驻地海拔最高的哨所,也是全世界军队驻地海拔高度之冠。196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日喀则军分区查果拉边防队为“高原红色边防队”荣誉称号。

我有幸在这个光荣的红色哨卡与战友们一道站岗执勤两冬两春,继承发扬“为人民吃大苦,为革命献终身”的查果拉精神。查果拉,藏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在真实的查果拉应为“雪花飘落的地方”。山高缺氧,气候恶劣,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35﹪至47﹪。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六月飘大雪,常年穿棉袄。喝水麻袋背,饮水贵如油。收信抵万金,书刊无价宝。这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查果拉哨所指战员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1980年春节前夕,一位战士出差从岗巴县城回哨所,带回来信件、报刊杂志、书籍,并特意对我说明那些书刊杂志是县里孔书记给他带回来的。我问那名战士,孔书记叫什么名字?他说:“叫孔繁森,是山东聊城莘县人,是援藏干部,在岗巴县委任副书记”。

当时查果拉哨所有“几大难”,其中“看报看书难”。凡是军内外上级领导机关、营领导、岗巴县领导带给查果拉的杂志、书刊、画报等,大家都轮流阅读,不能作为己有,我和大家一样,书籍轮到我阅读时才阅读。所以,1980年3月8日至10日期间,我才用3天时间,慢慢品读了孔繁森带给查果拉的书籍中,一本书名为《古代白话文选》的书籍,我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摘录了该书中描写不同人物的诗词、警句,现摘录几段诗词分享给读者(慢慢品读很有意境):

《错斩崔宁》:“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嫉妒每因眉睫浅,戈矛時起笑談深。九曲黄河心较险,十重铁甲面堪憎。時因酒色亡家国,几見詩書誤好人。”《腾大尹鬼断家私》:“玉树庭前諸謝,紫金花下三田。壎篪和好弟兄賢,父母心中欢忭。多少争財竞産,同根苦自相煎。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闲坐书斋阅古今,偶逢倚事感人心。忠臣反受姦臣制,肮脏英雄淚满襟。休解绶,慢投簪,从徠日月豈常阴?到頭祸福终須应,天道还分貞与淫。”(注:貞与淫:忠与姦)。《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許宣心中愁闷,壁上题詩一首:“獨上高樓望故鄉,愁看斜日照纱窗;平身自是真誠士,誰料相逢妖媚娘!白白不知归甚处,青青岂识在何方?抛离骨肉徕苏地,思想家中寸断腸!”(注:白白:指白娘子,用以与下文青青相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生得:渾身雅艳,遍體嬌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蓮萼,分明卓氏文君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憐一片无瑕玉,誤落風尘花柳中。”《卖油郎独占花魁》:“年少争夸風月,場中波浪偏多。有钱无貌意難和,有貌无錢不可。就是有錢有貌,还须着意揣摩。知情识趣肖哥哥,此道谁人赛我”。

看了这本书后,第一次对孔繁森书记的贵姓大名印象特别深刻。

1981年6月29日,我第二次上查果拉哨所。1982年春节前夕,营电影组人员乘坐一辆北京牌吉普小车,专程前来查果拉哨所放电影,以示营领导及营机关春节慰问查果拉哨所指战员,同时带来报纸信件,还有两个包裹,包裹邮寄地址:山东莘县,寄件人:孔繁森。当即我撤开两个包裹,一个包裹为书籍,一个包裹为大红枣。我把书籍分给各班轮流阅读,把大红枣分给各班班長,请各班班长次日组织召开“做好春节战备执勤,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观念”为主的班务会内容,同时把孔书记邮寄书籍和大红枣作为班务会内容之一,畅谈孔繁森曾经援藏在岗巴县委任副书记时,有机会就给我们捎带书刊杂志;现在回到山东莘县任书记,还掂记着我们查果拉哨所的干部战士,春节寄红枣来慰问我们,作为一名县委领导,心里还装着边防哨所战士,孔书记这种舍己为人,处处想着別人的崇高思想品德值得我们每个同志学习,我们要站好岗,执好勤,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孔书记对我们的关爱。当我把红枣分发给各班长以后,我独自在寢舍里,坐在60斤圆油桶(用旧棉衣做垫子)的“铁凳子”上,靠在办公桌前思索着: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千里迢迢还给哨所邮寄书籍,大红枣,也不知道这位书记家里经济情况,不论他经济宽松或者拮据,他的心就像大红枣一样鲜红,他的身影就象仓汉里峰那样伟岸,挺拔矗立;他这种心系祖国西南边疆,心系边关,心系查果拉“高原红色边防队”的子弟兵,在全国成千上万的县委书记队伍里屈指可数,身居故乡不忘气候恶劣的查果拉哨所,从精神上、物资上给予慰问和鼓励干部战士,孔繁森书记这种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值得我学习、敬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随后,我找卫生员张裕含给我一个装药丸的棕色空玻璃瓶,装了几颗大红枣,用一張白纸,用钢笔从右至左,竖着写了字,存放于荣誉室,以此铭记孔繁森书记从山东莘县寄红枣,彰显孔繁森书记崇高的思想品德,传承于来者。当年战士们手捧书籍阅读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至今历历在目。现在从尹強教导员发来的棕色玻璃瓶照片清晰的看见当年我写的内容。当时我也给孔书记回了一封信。一九八二年(壬戌)二月十九日,拼凑文字写了题为“歲首面思窮裔仰”~答谢鲁莘孔書济,留存于日记本。

久闻君名七品官,昔日相邻别两年。咫尺岗巴捎书籍,遥远鲁莘邮包裹。

千里寄枣仁義重,一心未忘守土人。天涯海角心相连,秉笔书札表谢意。

四、两个棕色玻璃瓶子来之不易

为了寻找1982年、1983年陈列在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室展柜里一模一样的两个棕色玻璃瓶子,我可费了不少周折。

当时我家里只有一个为500毫升的棕色玻璃瓶与黑色盖子,还差一个,我向在巴南区医院工作的女儿说明需要一个棕色玻璃瓶的事由。她向在药房工作的同事说明此事,药房的同志对女儿说:“好多年都沒有用玻璃瓶子了,都是塑料瓶子”。女儿叫我去超市看一看,有沒有装东西在卖的玻璃瓶子。我与老伴到鱼胡路超市去转了一大圈,都沒有我需要的那种棕色玻璃瓶子与黑色盖子。为此,我发布信息在《石柱建行离退休人员群》和《建行老同事群》,请帮助我寻找一个我需要的那种玻璃瓶子。随后本单位退休的罗力同志给我发来微信说:“你把地址发给我,我给你发过来”。我一看罗力同志发来的瓶样是白色玻璃瓶,红色塑料盖子。我回复罗力同志:“我需要的是棕色玻璃瓶子,黑色塑料盖。我还有点挑剃,要求有点高,用途不一般。”随后,退休居住在四川成都的李泽文同志在网上查找到我需要的玻璃瓶,并购买一个,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邮寄到重庆巴南区我的住地。

然而,我4月24日上午,在重庆巴南找到三家快递公司,都以玻璃瓶易碎为由不予邮寄。我抱着从沛县寄来的硬纸壳盒子装着两个瓶子到邮局工作台前,问工作人员可否邮寄空玻璃瓶?工作人员对我说:“玻璃瓶子是易碎品,途中中转多,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破碎”。我说可用带汽泡的塑料泡沫包装好即可邮寄,我指着硬纸壳盒子与泡沫包装的玻璃瓶,江苏徐州沛县都可以把空玻璃瓶邮寄到巴南,你们邮局不可以寄吗?工作人员说:“你万一要寄,我们包装好,但百分之百不能保证途中中转不破碎,你要写上‘破碎自负’字样”。我对工作人员说:“我是文盲,写不来字。请你们代写可以吗?”工作人员说:“我们不能代写。”为此,未办理邮寄事宜。

哎,同样一件事情,两种结局:一种是完好无损邮寄给需要者;一种是借故推辞邮寄。我只好乘兴而去,扫兴而归,抱着两个瓶子返回家中。我将信息发送给“采访组老刘”。随后,“采访组老刘”在淘宝网上查找到500毫升溶量不等的棕色玻璃瓶与黑色塑料胶盖大小不一的信息发给我。尔后由“采访组老刘”在淘宝网上买两个大小不一的棕色玻璃瓶,邮寄到山东聊城孔繁森纪念馆。4月24日下午,我把用毛笔从右至左书写的“鲁藏山河路萬里,郵寄红枣到邊關;春節慰问子弟兵,致敬軍禮孔繁森(修改了1982年字面,内容未变);山东莘縣县委孔繁森书記於一九八二年春节寄大红枣伍斤慰问西藏岗巴查果拉高原红色边防队哨所全体幹戰以此銘記”;以及从左至右写的“贈给:查果拉全体干战由山东省莘县縣委孔繁森同志赠一九八三年元月”字样的两张纸张和20斤全国通用粮票(20斤全国通用粮票的故事今后再讲),用快递邮寄给“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繁森路1号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李菲同志。

4月28日,李菲同志收到上述纸张字样后,分别贴于一大一小的两个棕色玻璃瓶子居中位置,陈列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展柜内。我也算了却了这件很简单的事情。

现陈列在山东省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展拒内复制的两个棕色玻璃瓶。(由纪念馆李菲同志提供)

现在,这四个看似很普通很普通的棕色玻璃瓶子,分别陈列在西藏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室展柜内(2个);山东聊城孔繁森纪念馆展柜内(2个),瓶子里虽然装的是几颗大红枣,也显得很平常,但它的意义很特殊,有着教育“高原戍边模范营”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群众、青少年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观、生活观、正确把握人生航程的启迪、深刻教育意义;齐鲁大地育赤子,严以修身踏高原。热血挥洒在雪域,生命禁区铸灵魂。彰显着孔繁森书记关心国防、热爱部队、心系查果拉边防哨所指战员的高尚品德和至高无尚的人格魅力必将永传后代。

(真诚感谢中国建设银行石柱县支行罗力、李泽文;孔繁森纪念馆“聊城老刘”、雪梅、李菲等5位同志的热忱关注和帮助,为此事划上圆满句号)

作者向孔繁森军礼致敬

作者简介: 

刘光福:籍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72年12月入伍,在西藏日喀则边防服役16个春秋,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职干事,连政治指导员,驻岗巴县56206部队副部队长转业返渝。转业就职于重庆市石柱县建设银行支行至光荣退休。“青春无悔、赋闲怀旧”,律诗、随笔等“思念战友,追忆边防”的真情流露,被军地友人广泛称赞……

作者:刘光福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南山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综艺娱乐、教育科研、房产家居、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南山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