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拿不动刀了”?新能源汽车还是“最优解”么?

2022-10-31 01:57:02

4886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4948.xyz

「新能源汽车目前是否还有“故事”可讲?」

恐怕是摆在所有新能源车企面前的一道,

很难回答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

一直以来,股神巴菲特在股市里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是股价走势的风向标。

就在9月1日,据港交所披露数据,巴菲特方面再度减持了比亚迪股份(01211.HK),减持数量为171.6万股,巴菲特方面累计套现金额或已在50亿港元左右。

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最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中关于新能源的绝大部分,都持续下跌。

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一片“绿油油”的新能源股市,也让不少人对新能源汽车的这个所谓的“最优解”。尤其是行业的龙头车企比亚迪,产生了些许怀疑。

不过巧的是,就在刚刚结束的上周末,便传出了关于比亚迪的部分“高管交流会议纪要”。其中的内容全部都利好新能源汽车。

以下是会议纪要部分内容

比亚迪目前在手订单70万台新车,下单交付时长4-5月,8月因为限电和疫情影响交付数量,但8月环比7月有增长,年底争取做到28万的月交付量。

明年中国整个市场新能源车销量预估在900万-1000万辆,明年补贴退坡,比亚迪因为销售规模的增长,每年原材料采购成本会降低3%-5%,明年预估降低5%可抵消掉明年的补贴退坡。产能释放后,单车折旧摊销成本降低,利润率每月会逐步增长。

电池外供方面,明年主要产能供应内部,2024年外供比例明显增大。

智能化方面,比亚迪明年推出的高端车型会增加高端智能辅助驾驶,硬件软件有整体化部署。

混动车型相较于其他国内车企的优势:技术优势,多年技术累积;成本优势,成本有门槛,比亚迪有规模优势;产能门槛很高,电池厂家投资插电产能意愿度较低,并且时间线长。

预估中国需要至少3-5年的过程慢慢转向纯电,海外市场至少需要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是全球最优产业链。比亚迪后续会把欧洲作为主要海外市场之一,东南亚区域中国品牌会有优势。美国方面,最新的补贴法案体现出美国政府的不自信,若一直坚持此政策,比亚迪会更注重其他海外市场并考虑暂时放弃美国市场。比亚迪会保持长期产品技术创新,不会放过任何关键技术。

明年汽车整车计划400万台起,电池和电机电控半导体都会同步甚至更多。海豹(参数丨图片)刚刚量产,受疫情和限电影响交付压力很大,目前已交付了1000多台。经过两个月爬坡会大幅改善。每月产能还是赶不上每月新增订单。

2024年会推出DMI第五代。2023年将上线百万品牌,会推出很多独有的新技术来匹配百万价格。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小低潮”

从以上比亚迪的会议纪要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未来走势的确是向上且利好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在面临一个不小的“低潮期”。

一方面,诸多原因造成目前汽车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等价格持续向上波动。比如说目前全球化的“缺芯”问题,还有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之一锂镍,价格一路飙升。

这些因素,也就直接造成了造车成本的不断上涨,挤压到了一些新能源车企以及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不利于新能源车型的销售与推广。

而另一方面,关于新能源的技术这部分,突破与创新已经来到一个相对的瓶颈期。

纯电车电池能量密度也没有大的突破,又存在里程焦虑、甚至充电焦虑的问题。而氢能源技术,也迟迟没有迎来成熟的量产。另外,充电桩等充电设施的完善普及也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新能源汽车目前是否还有“故事”可讲?恐怕是摆在所有新能源车企面前的一道,很难回答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必答题”。

未来景气度尚在,或仍是“最优解”

瓶颈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即便是目前,巴菲特还是国内的一些投资大佬,发出减持信号,可能短期会对市场信心有一定打击。

但不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景气度,都仍然存在,而新能源汽车,也或仍将是那个“最优解”。

采写|说车的唐唐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南山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综艺娱乐、教育科研、房产家居、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南山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